查看原文
其他

青春学术 | 2023届人文学院研究生毕业论文简介(第1期)

“蔚然生长——2023中央美院毕业季”

5月1日研究生毕业作品展开幕

5月20日本科生毕业作品展第一阶段上线

6月7日本科生毕业作品展第二阶段上线


前言

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教授 黄小峰

每一年,每一届人文学院的硕博士毕业生们,都在改写着历史。


这不是一句套话,而是因为他们真的都在用自己花费至少三年时光而写就的毕业论文,来探究、回应、重塑艺术史中对许多不同问题的理解。


今年的这一届同学也是一样。2023年申请学位的72位研究生,包括24位博士生和48位硕士生,以人文学院历史上史无前例的数量,呈现出对72个有趣的学术问题的全新探索。这些学术问题几乎可以说跨越了古、今、中、外的时空界限,也跨越了历史、理论和思想的边界。既有对经典艺术史问题的热烈思考,也有对鲜活的当代文化问题的冷静观察,充分反映出人文学院在研究生培养上的多元化,也展现出艺术史、艺术理论、艺术遗产、艺术管理、艺术教育等广阔领域的前沿视野。


人文学院研究生同学的毕业作品,核心形态是硕士或博士毕业论文,是文本所呈现的思想,也是思想化成的文字。当同学们在这个有如万神殿一般的展厅空间中展出他们的研究成果时,他们试图展现的是自己的思维过程。有时是他们喷涌的研究灵感,有时是他们曲折的研究之路。小小的展台有时幻化为他们的工作台,有时变身为他们的考察地,成为他们与历史相遇的场域。在学术论文的写作中,由于学术规范的限制,也许论文中并不能充分展现出他们的鲜明个性,但一个小小的展台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这个遗憾,可以让人更好地感受到学术研究中研究者主体性的重要作用。


2023年是中央美院人文学院的二十周年,待到金秋的10月28日,就是人文学院的二十岁生日。人文学院的前身美术史系,更是已届66年。72位同学将从这里再次出发,奔赴自己的理想和未来。如果说在美院的学习时光是一个温室,未来的道路则将是一个丛林,机遇与挑战都在前方静候。


72位同学们,你们准备好了吗?


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致力于艺术史与艺术理论及相关领域的研究,其研究生的毕业论文,涉及古今中外的艺术问题,涵盖了中国美术史、外国美术史、文化遗产和艺术理论四个方向。为了进一步展示2023届人文学院研究生的研究成果,这里将他们的毕业论文概要向大家简介呈现出来。


2023届人文学院研究生毕业论文简介将分为四期推送发出。本期推送为第一期。欢迎大家的交流与批评。


中国美术史

古代


1

1

1


终南山曼荼罗的原型:赣州北宋慈云寺塔女相北斗图研究

黄长峰

(2023届人文学院硕士)

指导老师 : 尹吉男



论文简介:江西赣州北宋慈云寺塔出土了两幅女性北斗图像,即纸本GZ-17和绢本GJ-04,引来诸多疑惑。这两幅图像依据了什么经典,反映了什么思想和视觉文化,应该如何定名,女相式北斗是如何产生的,本文将结合历史和宗教语境探析这些问题。

首先梳理北斗形象的类型,将女相式北斗形象还原到对北斗的视觉表现脉络中,并对比研究湖南刘家岭北宋墓中的女相式北斗形象。刘家岭北宋墓表现的可能是古本《度人经》中“南斗注生,北斗注死”和度亡保生信仰,并非成熟的炼度仪。由于刘家岭北宋墓年代晚于慈云寺塔的北斗图,且晚唐五代北宋的移民动向是由中原至江西再至湖南,所以刘家岭墓和慈云寺塔北斗信仰可能来自南迁汉人,间接反映了当时中原的北斗信仰和视觉文化。
其次考察女相式北斗形象出现的历史动因,发现其出现与初唐佛道竞争和女主政治有关。在初唐形成了汉明帝在终南山遇女形北斗的故事,其原本只是道教对历史语境的因应,但在盛唐时为密宗吸收,形成北斗护摩法,并将道教九星改造为北斗八女。唐宋之际又融合道教的庚申信仰和三尸说,传入日本,形成《终南山曼荼罗》。
最后探析两图的视觉文化与仪式意涵,纸本GZ-17描绘了礼拜北斗七星的场景,可能用于密教吸收自道教的本命星供仪式。绢本GJ-04与日本道隆寺、松尾寺的《终南山曼荼罗》极其相似,但内容较《终南山曼荼罗》更简单,可能是日本唐本的原型,可称为《终南山遇斗图》,本质上描绘了汉明帝在终南山遇斗。绢本GJ-04中的北斗与终南山可能具有九星、八卦地形吉凶的风水关联,与在虔州传术的杨筠松有关,反映了晚唐五代北斗信仰影响风水地理术的社会文化。由于五代北宋风水地理术的盛行,画家与风水术士共用着相似的知识系统和视觉认知方式,郭熙的画论和绘画可能就受到了风水地理术影响。



1

2

1


《蔚县寇家庄三官庙壁画研究》

于敬彦

(2023届人文学院硕士)

指导老师:赵伟



论文简介:本文以寇家庄三官庙壁画为研究对象,通过讨论该庙所处时空背景、分析壁画内容以及探究壁画所用粉本的产生条件与过程,结合相关寺庙壁画、道教文献、版画,利用文献武当山神像组合的视觉塑造——兼论真武信仰在明代的流变与图像相结合的方法,探究寇家庄三官庙独特壁画配置形成的背景与动因。

笔者在第一章探讨了寇家庄三官庙壁画配置形成的时空背景,从该庙所处的宗教文化背景与三官庙空间布局两个方面展开讨论,了解了当时三官庙所展现的民俗信仰与三官庙不同的空间布局反映出的时代观念与特性。

而后笔者回归对图像本体的讨论,在第二章中将壁画分为两部分展开论述,第一部分为正壁,属于三官图像系统,讨论重点落在神祇图像配置与特殊图像的宗教含义辨析上;第二部分为东西两壁图像分析,笔者将其与版画《太上感应篇图说》、经文《太上感应篇》以及《三官经》相联系,围绕故事画的榜题与内容,分别关注两壁故事画的榜题与《太上感应篇》经文分章之间的联系和逻辑,以及壁画内容体现的宗教内涵和教化倾向。

在前两章的基础上,笔者在第三章首先探讨了作为壁画粉本的图像原有的时空条件与产生过程,在此基础上讨论当时的善书图说与社会教化以及清中晚期蔚县村庙壁画内容在此背景下的整体转变倾向,最后尝试探索深藏于这一独特壁画配置背后的原因。

换言之,本文将通过“寇家庄三官庙壁研究”这一个案,第一层面针对该庙壁画产生的时空环境,关注促使三官庙壁画配置产生变化的时代背景,第二层面针对壁画内容展开讨论,即着眼于图像暗含的宗教文化内涵,第三章则针对壁画暗含的多重含义分条缕析展开论述,最终解答“三官庙为何会与《太上感应篇》相结合”这一疑问。



1

3

1


《<十二月帖>的知识与史料形成》

康家轩

(2023届人文学院硕士)

指导老师:尹吉男



论文简介:《十二月帖》是中国书法史上的名作,这一作品自北宋以来便被视作东晋书法家王献之的代表作,反映了文献记载中“一笔书”的书写风貌。不过,这一拥有重要声誉的书法名作的真迹在南宋以后便不见于著录记载,《十二月帖》之所以能够在中国书法史上成为经典,与历史上多样而丰富的知识生成现象密切相关。在其中,经北宋米芾生成的雕刻“五四”——滑田友浮雕《五四运动》与图像叙事中的五四运动《十二月帖》知识在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作为历史研究的对象,史料的外部边界不断被开拓与拓展。承载《十二月帖》知识的史料除了文本系统之外,也包含由墨迹、碑刻、拓片等材料构成的图像系统。就《十二月帖》而言,其图、文系统的边界也处在不断的变动之中:一方面,刻帖等活动不断以更新图像的形式进行着新的知识生成;另一方面,文本系统也因图像史料的传播与接受而不断得到修改与调整。

史料的形成有着复杂的历史原因,值得注意的是,历史上一些别有用心的知识生产者往往基于自身的权力需要,有意识的强调或忽略一些史料的存在,从而在塑造全新文化记忆的基础上,进行新的知识生产活动。唯有以物为线索,对《十二月帖》史料的留存与演变进行考察与分析,才能在把握史料与历史间复杂关系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与《十二月帖》相关的历史文化。

本文关注的重点,在于通过对《十二月帖》现有史料的梳理,讨论这些材料具体的产生方式,以期由此管窥相关活动背后蕴含的文化生产动向。宏观来看,《十二月帖》所展现的的文化、知识生成方式,与中国传统社会文化传播、绵延的方式难解难分。直至今日,与其相关联的思维惯习、文化遗产,依旧在当代中国文化语境之中发挥着相应的作用。



1

4

1


《再造金身:“王维”的图像史生成研究》

卢笛心

(2023届人文学院硕士)

指导老师:贺西林



论文简介:由于王维真迹作品的缺失,学界对王维绘画艺术方面的研究陷入了瓶颈。然而,“王维”作为一个知识概念,衍生出了一条独立而完整的文化史主线,开辟了新的探索路径。“王维”概念之下绵延的历代鉴藏史,涉及了更多丰富的图像、文本材料,有待学者梳理与运用。

论文力求从美术史的角度考察王维,采用“知识生成”的方法展开讨论,尝试突破早期遗存的局限,拓宽研究范畴,以视觉性材料为据,通过图像与文本的互证,对相关问题进行阐释。

首先,笔者以画史文献与能够直接作为一手材料使用的唐代诗歌为据,对王维画史形象的整体演变趋势进行总结,并尝试勾勒出“王维”由唐至明所生成的多重“时代印象”。 

其次,文章主要通过“辋川图”与“雪景图”两条支线展开讨论。结合现存临本作品与画史文献材料,对历代有关“王维”的艺术重塑活动进行探究,考察其背后的社会生态与历史成因。

“王维辋川图”概念的生成主要依托于唐人的叙述、五代起持续出现的临本作品及其递藏源流等信息之间的交互。值得注意的是,成于五代的台北本初创了“辋口庄”图像并被移植于历代辋川图摹本中。通过详细论述,笔者认为“辋口庄”的图式渊源来自于早期佛教绘画的表现传统。台北本应该是借助了王维“舍宅为寺”之典,将“辋川别业”,即“清源寺”图像化并移至视觉中心,服务于帝王的个人信仰与政治诉求,利用辋川山水传达一种宗教思想。

“王维雪景图”这一概念的建构自宋代伊始,在官方意识形态的主导下,逐渐生成了庞杂的图像系统和应时而变的文化内质。笔者在对图像、文本材料进行梳理和分析的基础上,讨论后世对“王维雪景图”概念的生成与作用,包括“江干初雪图”、“江山雪霁图”、“关山积雪图”、“雪中芭蕉”等相关知识的建构,探究这些问题在南宗成型时期所凸显的画史意义。

论文通过梳理“王维”的图像史生成脉络,管窥后世对唐人及其艺术的想象与重构,试析这些活动在文化史发展中产生的关键作用。



1

5

1


《明代王锡爵墓葬研究》

金牧华

(2023届人文学院硕士)

指导老师:郑岩



论文简介:王锡爵,明代万历朝中晚期重要的政治人物,万历二十一年至二十二年(1593—1594 年)任首辅,王锡爵墓于 1966 年被发现并清理。历史学、文献学都对王锡爵做了丰富的研究,但其墓葬材料却鲜少有人提及。

本文将以王锡爵墓为核心进行个案研究,探讨墓葬如何建构个人的问题,同时利用王锡爵的墓葬材料对其本人进行分析,从地表遗存、外椁明器、内棺随葬三个方面进行讨论。

本文认为,王锡爵去世后“从优查例”得到了朝廷给予的全典和太仓州府给予的荣誉,达到了绝大多数明代文官恤典难以达到的高度。除此之外,王时敏作为王锡爵去世后王家的掌事者以椁板作为墓葬明器生器划分的界限,为其在椁板上用明器营造了以现实生活场景为基础并被赋予多重性能的空间。同时,内棺中随葬品虽无法判定是否出于王锡爵的喜好但也呈现出江南文人王锡爵对雅的追求。最后,墓葬的营建又不可避免的受到江南葬俗、时代风尚、品官恤典等等的限制。墓葬虽然处处都在呈现王锡爵,但也丧失了真正的王锡爵。



1

6

1


《清代大荔李氏家族画像石墓研究》

刘霞

(2023届人文学院硕士)

指导老师:郑岩



论文简介:清代大荔李氏家族画像石墓在十九世纪以石刻的形式出现在陕西境内,展现了李氏家族对死后世界的认知和创造,与明代以前墓室的装饰最不同的是,大荔李氏家族墓中并没有直接表现墓主人生活场景的叙事性图像,而是通过具体逼真的物的形态诠释墓主人的生活空间。

本文拟从李氏家族的社会背景及其推崇的儒家传统、士林信仰等传统文化的角度,试图讨论具有陕西关中东部地区色彩的清代家族墓葬。首先,李氏作为集地主、商人、士绅等多种身份为一体的家族,通过对家族商业经济的资本积累、经营行业及利润去向等方面的考察,可以看到李氏家族的商业成就和家族成员对地方社会发展的贡献;其次丰富的图案从原来可移动的、易毁坏的纸、绢等材质,转换成坚硬的青石材质,通过对图像题材、形式和所处位置的探讨,可以窥见工匠对墓室空间功能属性的巧妙设计和强化;最后通过对家族墓志铭、史料、口述和墓葬图像等材料,探讨李氏如何在墓葬中讲述关于生死的转换,那些具有儒家礼制思想的图像和文字又构建了怎样的家族社会地位和世俗理想?

在李氏所营造的永恒长青的“佳城”中,依然可以感受到四季轮回的色彩变化、各种花卉散发的香气以及潺潺的流水声和山间行人的交谈声;依然可以在“士林信仰”的影响下,实现自己更为丰富和远大的理想。在墓葬文字和图像的渲染下,彼岸的世界一切可变,但又不可变,可变的是墓主人多彩的“生活”之旅,不变的是那些坚硬石刻所构成的精神信仰和家族理想。



1

7

1


《杭州西湖苏小小墓研究》

徐浩晔

(2023届人文学院硕士)

指导老师:郑岩



论文简介:位于杭州西湖西泠桥畔的苏小小墓作为一处后期建造的历史景观,与苏小小其人一样,是一个引人入胜的话题。其地理位置的争议、建造过程及形制变化,都构成了一种文化史和心灵史。本研究拟从艺术史的角度探讨苏小小墓位置的游移与确定、外部形制的营建变迁,及其与苏小小形象建构之间的关系。

本文第一章概述苏小小多重身份的生成过程。第二章在与之相关的文学语境基础上,对不同图像媒介中的苏小小经典形象进行分析,以归纳其形象文本的特征取向。由此,在第三章“制造苏小小墓”中,重点围绕苏小小墓本体展开,尝试还原其外部形制的生成过程及细节演变,并延展至对探访者心理的剖析。

文章认为,历史上苏小小亦真亦幻的身份塑造、古代探访者的徘徊探访,共同推动了苏小小墓在西湖西泠桥畔修建。其形制细节的设计,是文学文本、西湖整体景观风格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从而对探访者起到文化参与心灵引导的作用,由此呈现出苏小小墓由“墓”向“景观”的转变。本研究不仅有助于明确从“苏小小文本形象”到“苏小小墓物质本体修建”各环节间的关系,也为理解游离于墓葬属性之外的“名人墓”提供了切入视角。



1

8

1


《河南林州唐大缘禅师塔研究》

张萌杰

(2023届人文学院硕士)

指导老师:郑岩



论文简介:本文以建凿于唐贞观二十二年(648)的河南林州西南部洪谷山大缘禅师塔作为研究对象,主要探讨弟子惠觉等人为塔主大缘禅师处理身后事的过程,并由此出发讨论初唐时期僧俗逝者身后事处理中的异同,以及其与洪谷寺其他唐塔之间的关系。

本文共分为四章,围绕“弟子惠觉如何为师父大缘禅师建塔”和“大缘禅师塔与洪谷寺现存唐塔之间的关系”两个核心问题展开。第一章和第二章聚焦于大缘禅师塔与塔铭所传递的信息,第三章和第四章则着眼于大缘禅师塔所处的空间。
其中第一章通过对大缘禅师塔铭和塔型的分析得知大缘禅师塔是其弟子惠觉等人为其建凿的墓塔,其形制与安阳宝山塔林关系密切。接续第一章的分析,第二章通过比对北朝至初唐时期僧俗身后事在墓志写作与墓主形象中的异同,认为大缘禅师塔的建凿受到了俗世规制的影响。第三章所考虑的问题是弟子惠觉的选址问题,通过对大缘禅师塔与其南侧的无铭塔的分析,认为大缘禅师塔的选址与无铭塔密切相关。第四章则将大缘禅师置于唐代洪谷寺的大背景之下,通过对于洪谷寺现存唐塔的分析,讨论大缘禅师塔建凿之后对于洪谷寺僧人的影响。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本文认为大缘禅师塔显示了隋末唐初安阳宝山地区流行塔样对于洪谷寺的辐射,这种塔样的出现一方面具备着僧人的信仰观念,另一方面也体现着俗世丧葬观念的影响作用。除此之外,大缘禅师塔与洪谷寺现存唐塔共同表现着唐代僧人功德选择的观念序列,显示了唐代社会发展对于普通僧人的影响。



1

9

1


《画中书: 宋代图像与书写视觉语境》

高梦然

(2023届人文学院硕士)

指导老师:黄小峰



论文简介:从白沙宋墓墓主人夫妇背后的草书屏风进入大众视线开始,宋代墓葬壁画中的草书屏风这一现象就引起了许多人的关注,但是对这一现象的分析和研究进展推进却并不顺利,原因在于这一现象从书法史和思想史的角度均很难进行阐释。本文尝试通过联系起宋代卷轴画中相似的行草书图像元素,以及其他物质载体中出现的类似图像,进行全方位的宋代文化观念分析,尝试通过墓葬与卷轴画以及其他物质载体中书法图像的阐释分析,找出这种现象出现在宋代的社会原因以及其传达的社会观念,窥得宋代不同身份的人对书法和知识较为真实的认识。本文尝试破除线性的书法发展史观,认为对王羲之书风的理解接受现象从宋代开始转向,转向的两种主要途径是:一是官方自上而下的接受传播;二是宗教中的草书题壁书法在民间的接受传播。



1

10

1


《五道神形象研究:以明清时期寺观壁画为中心》

耿振

(2023届人文学院硕士)

指导老师:赵伟



论文简介:在中国古代的信仰体系中,五道神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存在,他的身影至今在北方广大地区仍可见到,从大量保存下来的明清寺观壁画、卷轴画中可以发现不同的五道神面貌。

这些图像中五道神的形象、数量、组合等变化不一,但是目前却缺乏对于五道神形象形成演变情况较系统性的梳理,图像中反映的诸多问题也有待解答。

本文第一章主要谈此神的来源问题,通过中外两条线索,梳理各种资料,首先要对印度来源提出质疑,其次认为中国的道路神和行神信仰虽有本土根源,但没有足够的材料支撑。与五道神起源问题关系密切的一个名称——“贲识”可能源于中国传统中的勇士“贲石”。第二章主要讨论五道形象和数目,五道神在历史长河中的演变历程,以及佛道二教和民间信仰对其附加的种种影响,探讨五道神在明清水陆画中的神祇组合问题,它不是单独出现,总是与其他神祇一块成组出现,最常见的是和地府神祇一起,还有一些地方性神祇如城隍、土地。第三章重点探讨明清水陆画中的将军样式,尤其是出现最多的五位将军样式在形成过程中主要受到来自哪些因素的影响。



1

11

1


《宋人<蚕织图>研究》

李子衿

(2023届人文学院硕士)

指导老师:黄小峰



论文简介:本文以现藏黑龙江省博物馆的宋人《蚕织图》为研究对象,通过细读图像,还原历史语境,考察不同版本 《耕织图》间的联系等,力图跳脱看待《耕织图》的传统思维,揭示画卷背后被掩盖的历史真相。

本文首先梳理了宋人《蚕织图》的递藏史,以及与其他几版同为宋图系统《织图》之间的联系,认为宋人《蚕织图》是一件流传有序的作品,是南宋宫廷早期的摹本。其次还原《耕织图》在南宋时的创作语境,通过考察楼璹生平,认为《耕织图》的产生与楼璹通过书画构建个人家族名望的想法有关,并分析了宋人《蚕织图》 中所缺失的楼璃耕织图诗的重要价值。本文还通过细读图像,对比不同版本《织图》中的画面细节,发现了宋人《蚕织图》中的具体的错误以及矛盾之处,认为画中的题注对观者有一定误导作用。

本文是关于宋人《蚕织图》以及以上相关问题的研究,尝试在美术史、农业史、文学史、社会史等学科互动的基础上,从宋人《蚕织图》图像本体出发,通过图像细读,还原历史语境,比较不同版本的《织图》,力图跳脱看待 《耕织图》的传统思维,将其还原到更大,更开放的语境空间中探讨。以期用一种新的视角检视宋人《蚕织图》及其背后的历史与文化现象。



1

12

1


《众生畏果: 明代暴力景观视觉文化研究——以宝宁寺水陆画为中心》

张满玉

(2023届人文学院硕士)

指导老师:黄小峰



论文简介:目前学界对于宝宁寺水陆画的研究主要围绕“超度者”一方展开,而对仪式中的“被超度者”缺乏关注。本文以宝宁寺水陆画孤魂题材为研究对象,拟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关注的宝宁寺所在的时空语境。围绕宝宁寺是何时建造、水陆画又是何时敕赐两个问题展开。通过成化年间《敕赐宝宁寺记》梳理建造时间,梳理明清时期山西方志,并考察这一时期该地区军政制度和行政体制改革情况。认为明代卫所军事组织与地方行政分管,因此方志不载,而清代见载则与雍正三年改革行政区划有关。至于“敕赐水陆画”信息未见于正式文献而仅见于现存清代重裱题记,通过风格分析笔者认为宝宁寺水陆画的制作时间晚于景泰天顺年间应为明代中后期。

第二部分关注宝宁寺孤魂题材中的六幅作品。将其分为祸死、刑死、病死三类。深挖各处细节:红巾与匪徒、绿林身份,赴刑都市中精心设置的斩刑全流程,生药铺与毒杀情节,用于表现情色、密谋场景的双人私密空间图像叙事,骇人的疾病与道德隐喻,绘画中的走方医形象,误死针医横遭毒药与社会乱象…结合明代社会文化语境进一步理解宝宁寺水陆画中的暴力“景观” 以及当时世俗生活中的视觉文化。

第三部分关注明代孤魂群体的“社会身份”,明代刺激性图像与视觉文化中的暴力景观。最终落脚到宝宁寺水陆画在明代暴力“景观”视觉文化中的特殊性。



1

13

1


《辽代棺尸床研究》

周清纯

(2023届人文学院硕士)

指导老师:贺西林



论文简介:本研究以辽代时期的棺尸床葬具作为研究对象,研究范围包括棺床和尸床两种葬具在内,以及围绕棺尸床的小帐、供桌等葬具。

在掌握考古材料的基础上,本研究以辽代棺尸床的形式风格为导向展开,将辽代墓室中棺尸床的造型与装饰风格与北朝隋唐时期的棺尸床和五代北宋时期的棺尸床作比较,探寻这一时期棺尸床为何发生了材质和图像内容上的变化。同时,本研究联系这一时期绘画艺术的发展、室内空间的变化和家具的发展、丧葬文化和丧葬观念的变迁,了解辽代墓葬中棺尸床独特的功能意涵。

五代北宋时期,家具的改变促进了室内空间的改变,也影响到了墓室的室内空间构造的逻辑。辽代的传统建筑是毡帐,便于移动且极具游牧民族特色,使用落地式的高位家具,更方便他们四处搬运的需要。棺床是死者的安眠之处,也是房间中的卧床。而桌椅则是卧室中用于起居和接见的家具。家具的摆放位置规划出了墓室中不同的功能空间。

棺尸床中偏抽象的装饰性图像较多,而叙事性的具象的图像却比较少,例如孝子图、四神图、妇人启门图等。另一方面,棺尸床的材料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石刻棺尸床数量少,阴线刻、浅浮雕等装饰手法无法发挥,工匠们便转而采取了新的装饰手法,例如在抹灰白面的砖石上做彩绘,或是在木制小帐内悬挂绘画,如叶茂台七号辽墓中出土的《竹雀双兔图》和《深山会棋图》,以达到模拟当时室内的装饰风尚的目的。

这一时期还有火葬和墓祭等习俗带来的文化和社会风俗的改变。随着人们对墓葬的展示和参观需求的提高,墓室逐渐成为了一种展示文化和个人财富的场所。因此,墓室中的壁画依然是必不可少的,是墓室视觉的重心。墓室的空间变得更大,需要更多的家具来装饰。而华丽而庞大的棺尸床则不再被需要了。取而代之的是更加实用的家具,如书案、桌子、椅子等。同时,墓室内的壁画和其他装饰物也成为了视觉上的重心,以此来展示死者的社会地位和财富。



1

14

1


《斜阳流水孤村:寒鸦图及其文化语境考辨》

费越

(2023届人文学院硕士)

指导老师:黄小峰



论文简介:本文主要聚焦于辽宁省博物馆藏宋人《寒鸦图卷》,作为一幅时代较早的寒鸦题材画作,它无论是在笔墨特点、构图方式还是氛围营造上均与元代以来的寒鸦图有着十分明显的距离,本文希望以此为切入点,通过一个深入的个案研究,厘清寒鸦意象入画的文化准备和历史语境。

论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首先,文章从笔墨和形制的角度出发,认为该作体现了后世画家对宣和画风的继承,从内容和构图来说与北宋晚期推崇小景花鸟的风尚一脉相承。在第二部分,文章通过文献考察,试图找到寒鸦图象的文化语境。笔者发现从名物学文献和经典文学作品中均无法为寒鸦意象归纳一个统一的吉凶寓意或人格化内涵;但是唐宋以来的诸多诗词作品对于“寒鸦图景”的描述却有着高度的相似性和关联性,其中,北宋晚期著名词人秦观的一曲《满庭芳·山抹微云》是特别受到重视的一例,文学高峰与画坛风气一拍即合,为我们理解北宋末年至南宋时期的寒鸦图提供了具体的语境。最后,文章将视野投向元、明、清时期的同类型作品,经过历代画家的继承和创新,寒鸦图呈现出更加丰富的形式,其文化内涵也随之增损。早期的历史语境逐渐淡化,新的绘画风格和文化解读进入了人们的视野之中。



1

15

1


《冷枚绘画研究》

赵天滋

(2023届人文学院硕士)

指导老师:邵彦



论文简介:本文主要围绕清代宫廷画家冷枚及其绘画作品展开。冷枚技法全面,人物、界画、鞍马、山水皆能,尤工仕女,其作画参以海西法,在传统古典韵致中增加了对明暗、体积的表现,对清代宫廷仕女画风格的建构功不可没、影响深远。其一生经历康、雍、乾三朝,宫廷内外的经历导致冷枚的作品也呈现出两种不同的面貌特色。

本文首先使用文献考据的方法,结合康、雍、乾时期的文献材料与绘画作品,对不同时期冷枚的绘画活动加以梳理。进而对现存无年款的冷枚作品加以分析,明确冷枚画风的基本特点,并在此基础上讨论冷枚绘画的真伪和“双胞”、“多胞”本问题。在冷枚的影响方面,除对清代宫廷仕女人物画风格的确立与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之外,在民间的材料中,也可冷枚画风与民间画风的融合与互动。本文通过对上述问题的讨论,以期能够对冷枚不同时期的活动状况、艺术风格、代表作品作出一个较为整体的建构,并进一步以冷枚为切入点,管窥清代宫廷仕女画风与民间的互动关系。




中国美术史

近现代


1

16

1


《“等身大”的中国:<人民中国>图片生产及其他》  

巴音娜

(2023届人文学院硕士)

指导老师:曹庆晖



论文简介:《人民中国》是一本专门对日本进行宣传的刊物,自1953年6月创刊以来,已经走过70个年头。七十年来,《人民中国》产出了大量优秀、动人的照片,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来的新闻摄影环境中较为特别。由于其诞生正逢新中国成立以后社会主义建设初期,所以这一视觉现象的出现更显得耐人寻味。因此,本文试图从口述史与文献分析两方面入手,探究这一现象的成因与脉络。

研究发现,《人民中国》杂志自创刊到确定成为专门对日本宣传的过程,实际上直接反映新中国在国际社会艰难前行的经验层累,而刊物本身出现的灿烂面貌,则是在以上语境内的各种经验碰撞和叠加的外在体现。
其次,《人民中国》的图片生产工作具有宏观与微观两方面的共振——其一是直管领导廖承志对形势的正确判断,其二是以主编康大川为首的图片组进行的自我探索。上述两种合力的共同作用下,首先有了《人民中国》在版式上的实验,加之随后不断壮大的摄影师队伍,共同在《人民中国》内部形成了一种奇妙的、日常的视觉经验。因此,在宏观因素与微观因素相向而行的前提下,《人民中国》杂志得以出现独特的面貌。
最后,《人民中国》杂志的图片生产工作所体现的对中国日常生活的记录似乎恰能折射出摄影学科及摄影史在中国大地上对现代性进行探索的影子,因此对于《人民中国》图片生产及其他的研究或许在学科探索方面具有超越个体的更大意义。



1

17

1


《常玉动物画:以欧美动物文化为视野》

林艺姝

(2023届人文学院硕士)

指导老师:吴雪杉



论文简介:在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上半叶,随着城市化的进程,一系列的复杂关系在人与动物间逐渐形成,并产生了一种文化现象—— 在人们发现自身社会日益现代化、机械化和工业化的同时,重新开始关注人、动物、自然三者的关系。在这个过程中动物成为了连通人与自然世界相的桥梁,与动物相关的动物展示自然成为了恢复这种联系的重要场所。自然历史博物馆和动物园是动物是世纪之交以来大众和艺术家观看动物的主要场所。在世纪之交的自然历史博物馆中酝酿的一场展览改革运动催生了一种新的视觉制度的形成,其后在动物园中由哈根贝克所主导的动物园自然化改造所形成的新的展示结构补充完善了这一视觉制度。在二者共同的影响下所形成的新的视觉制度产生了一种新的观看方式,新的观看方式影响了时人对动物的观察,也改变了时人对动物的认识。无论是新视觉制度的形成还是对动物认识的变化都指示着人们对人与自然世界关系的日益关注。常玉自 1921 年远赴法国留学,直至 1966 逝世,人生的大部分年华都在国外度过,期间欧美的各种思想潮流、视觉文化、物质文化共同塑造着常玉的思想并影响着常玉的艺术创作。而常玉作为当时动物园写生潮流中的一员,其动物画创作与当时的动物展示有着密切的关联—— 常玉动物画在 20 世纪 20 年代到 60 年代间的变化恰好与新视觉制度的建立以及人与动物间新关系的形成的过程相契合。本文试图通过分析自然历史博物馆和动物园中新视觉制度的建立过程来探讨新的观看方式对于常玉动物画创作的影响,并结合不同时代的文化背景和动物在视觉文化中形象的变迁,将常玉的动物风景画创作置于历史的脉络中,探讨常玉动物风景画在 20 世纪上半叶反映人、动物、自然三者关系转变中的重要意义。




美术理论研究

中国


1

18

1


《“散点透视”: 20世纪中国画透视的概念与话语建构》

王靖

(2023届人文学院硕士)

指导老师:远小近



论文简介:“散点透视”概念诞生于20世纪五十年代前半期。这个概念的萌芽、应用和发展贯穿了二十世纪“中国画透视”话语建构的全过程,反映了国内美术界对西方美术和中国传统美术这二者的态度和价值转变,对民族美术遗产继承问题的认识发展,涉及的是20世纪中国美术“如何处理民族与世界、传统与现代、守正与创新的关系”这个本质问题。

二十世纪,中国社会发生重大改变,各种革命和斗争风起云涌,立于巨变时代潮头的美术先驱们以开放不屈的胸襟,兼收并蓄,一方面批判继承民族遗产,一方面学习西方所长,倡兴美术,在救亡图存的时代中成为不可或缺的力量。“国画论战”、“中国画的改造”等中国画问题一度成为美术工作者人人参与讨论的热点话题。“中国画的透视”问题是其中一条重要脉络。“散点透视”概念萌芽于二三十年代,德国学者奥托·费舍尔和路德维希·巴赫霍夫对中国画的透视有深入研究并提出了重要观点,如“心灵的艺术”和“空间单元”等,时间上早于国内,并对国内影响至今。三十年代国内学者宗白华吸收并发展了费舍尔的观点,成为当时“中国画透视”课题的代表学者。这是“散点透视”建构的第一阶段,此时它的基本内涵已经确立,只是缺少一个正式的“名字”。第二阶段发生于五十年代,中国传统绘画受到空前冷遇,“散点透视”概念确立并开始应用,成为对抗民族虚无主义的重要“武器”,与中国画重视“线”、“笔墨”、“意境”等原则共同构成民族美术的优秀特质和宝贵遗产。第三阶段是八十年代开始的对“散点透视”名称的质疑,这符合美术概念发展的规律,标志着“中国画透视”的话语建构进入成熟阶段。八十年代,学术界对这一课题进行整理总结,并在此基础上发现新问题,使它重新变得“开放”起来。“散点透视”在20世纪的产生和发展,存在着时代局限和弊端,但却始终具有先进性:它是一个具有现代性的美术概念,是一个中西融合的概念,是中西美术界共同的产物;它应用最广泛,最具代表性,在不同阶段发挥着不同的历史作用;它反映了先辈们面对20世纪的文化冲突,在对他者文化充分理解和学习的前提下,消除偏见,反省自我,提升自我,并始终坚守着自身的主体性。



相关推荐


青春学术 | 2022届人文学院研究生毕业论文简介(第1期)

青春学术 | 2022届人文学院研究生毕业论文简介(第2期)

青春学术|2022届人文学院研究生毕业论文简介(第3期)


欢迎关注

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